找到相关内容91篇,用时2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有关“三类境”的几个问题

    识相分中的根身言,其影像相分虽然并无发识取境之用而为假境,然必能熏成根之本质种而生起第八识所缘之有发识取境用的实根,否则第八识本身不能熏,前识、意识、第七识皆不能缘根为境,故亦不能熏,如是...48]  所谓“若现量时,亦自熏得相分尘种”,当是指意识,“与第八熏得”“尘本质种”亦可姑且落实在意识上,然“与第八熏得”“根”“本质种”却只能是独散意识,以意识不缘根故。既然能熏成见...

    傅新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974082.html
  • 船山先生的佛学现量观

    一分现量。这就是法相宗的“意识”。 当然,第六识重在审思比度,分析综合的理性思维,“纯以意计分别而生”,故具比量,而且只有第六识具有此量。另外,与“定”相反,“散位独头意识”,即“独散意识”乃“...具体讲,惟有此识有比量,同缘意识意识各有一分现量,还有似比量或者说非量; 第七识唯具非量。 第八识无量。 王夫之的量论显然追寻的是《因明入正理论》的观念,而同《百法问答抄》的“第八识与眼...

    麻天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74538476.html
  • 刚晓法师讲:《因明入正理论》(七)

    起的意识的活动。我们知道,意识有两种,一种是与前识同时起的意识,或者叫明了意识,一种是不与前识俱起的,叫独头意识意识和前识俱起,幷帮助前识了别境界。前识缘境的自相,但不作任何分别...了四种情况:  1、识身缘境。就是咱们刚才说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认识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自相境的认识活动,这是最基本的现量。  2、俱意缘境。什么叫俱意?就是识缘境时,必有意识与之起,这个就...

    刚晓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4638062.html
  • 集量论略解(之二)

    亦无有与识同时俱转之意识。若缘异境,作异行相,则许容有二心俱转,不为过失。如《释量论》广辨”。这几句话虽不是《集量论》的原文,但既然出现在法尊法师的译本中,咱们就也给通一下。先看第一句,“唯是...耳缘声境的同时的耳俱意识;在鼻缘香境的同时的鼻俱意识……乃至于意识。这下咱就知道了,意识现量其实有两种情况,一种就是在眼识现行的当下意识同时帮助,此时是意识现量。另一种情况就是根现量在最后念时意识立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53838348.html
  • 试论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理论差异及其实质

     一、性境指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所缘取的种子、根身、器界三种境及前识及意识的见分所缘取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种境(感性经验,现量认识),它为依他起,属于因缘变(依因缘任运而生)。二、独影境为第六识...心识进行比量认知必具的逻辑认知形式,否则比量认知是无法进行和完成的。在此意义上,二分是作为四分中的逻辑环节(认识的起点)而具有其存在意义,故亦说它们为依他起性。  (二)唯识现量  前识、意识、...

    慧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91241444.html
  • 八识规矩颂释(別本)

    ,根境相触,乃令眼等识生,故识生,以彼为依。此为有不共所依。言俱有依者,此简导开依等,彼非有,此必与识俱时有故。言不共者,眼等识生,有所依,非但一种,意识为分别依,末那为染净依,阿赖耶识为根本...非但世间愚者执根即识。萨婆多部为现量。有大乘师执识即根,如成唯识论四云,有作是说,眼等意识为依,此现起时彼有故,无别眼等为有依,眼等根即种子故。此说识种子即名根,非离识别有根也。此义违教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0863819.html
  • 心意识与唯识无境:唯识宗心性本体论的必然归结

    判断作用之心;等流心,即心识的持续状态。第六意识分为意识和不意识两种。与前种同时起的意识称为意识,亦称明了意识,因为其能够明了缘取相应的外境。不与前识同时起而单独生起的意识称为不...兔角等,体、用皆无;其三,各守自性,不随从能缘心,而能缘心亦不改变性境的性质而仅取其自相而识别它。例如眼识等前识及意识的见分所缘取的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境,第八识的见分所缘取的种子、器界、根身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2069658.html
  • 法称因明学中“心明”差别略说

     奘师所传的《因明论》中,也说四种现量。前识为根现量,未说非量,如《八识规矩颂》于前识只说“性境观量”,即为明证。意现量指意识,即前识缘色等境时所引生的意识,都是现量。自证分全是现量,不许有...自证分,皆是现有未定的识;皆非现量;这和奘师所传的意识及自证分,皆是现量的说法。有所不同。  非量觉中疑的定相,为“由自立犹豫二边的了别”。疑相应的心王及彼心眷属中受等心所法,虽亦对境有所犹豫,...

    法尊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01438020.html
  •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()

    并非前识,也不是末那识和阿赖耶识,而是第六意识。《成唯识论》(卷、卷七)将意识分为四种,即①明了意识:此又叫意识,谓前识在缘色等法时,必有意识与之同起,以取诸境,此种意识即谓意识。②定中...八识,如说:  “识,有八种:一者、眼识,二者、耳识,三者、鼻识,四者、舌识,者、身识,六者、意识,七者、末那识,八者、阿赖耶识。……如是八识,说名心王,为余相应诸心所法之导首故。余心所法,总五十一...

    张化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10944129.html
  • 宗门三关直指(上)

    ,其直指人心,亦由对使者而转到师,所以师有省。而且这次直指人心,是以语言提示最明显者,其要在“认得声。”师初未会,其后,祖示以“庭前栢树子”活句,再经“提持”去其以意识会之的错误,使声能直透心源而悟自本性。  按加持力经六根皆可直透心源,但必同时排去意识,不加分别而后可,克勤开悟的例子,是由耳根入,此外禅门中由眼根入,由耳根入,由身根入的人最多,也有由意根入者。最好是从顶门入。无论从何而入...

    唐普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2247933.html